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

点击数:583 | 发布时间:2024-12-19 | 来源:www.mrwzdq.cn

    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三年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拼的阶段。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

    1.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一


    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办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

    ①式中加减号的使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

    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

    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2.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二


    判断气候种类的步骤: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种类: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种类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长期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长期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区域,冬天风靡东北风,为旱季,夏天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_热带气候种类:冬天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种类: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40°国内的西岸,地方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天温和多雨,夏天炎热乾燥

    _热带季风气候:冬天——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天——夏天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种类: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天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国内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国内东岸(XX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天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天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国内性气候:全年受国内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有,降水主要在夏天。

    3.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三


    1、地球自西向东转,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

    2、地表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至零;

    3、除南北极点外,地表任一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为15°/h;

    4、北半球察看北极星的仰角大小即为当地的纬度大小;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5、在地球公转运动中,日前点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值,远日点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小值;

    6、假如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7、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直射赤道;

    8、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约天天移动0.26°,每月移动8°;

    9、晨昏线的判读:

    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线为昏线;在侧视图中,左夜为晨,右夜为昏;在晨昏线上的点,假如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晨线,如果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昏线;

    10、太阳高度判断:

    昼半球中太阳高度>0,

    夜半球中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4.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四


    能源的分类

    1、根据能源的性质分类

    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洋流、地热能;非可再生能源——核能。

    2、根据能量的来源分类

    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现代光合用途——生物能;古时候植物固定的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由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温泉;核能——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聚变能和分裂转变能。

    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

    5.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五


    昼夜交替

    昼夜现象产生是什么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昼夜交替产生是什么原因――地球自转。

    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6.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六


    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办法有三种:

    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天,6、7、8月为夏天,9、10、11月为秋天,12、1、2月为冬天。

    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

    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假如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假如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7.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七


    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外部结构的分层由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

    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遭到影响甚至中断;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两极区域产生漂亮的极光;

    很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8.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八


    河流搬运能力减少,促进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容易见到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很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减少,很多物质堆积下来,又有益于河流改道。伴随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伴随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进步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发来自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区域,河流下蚀用途减弱,侧蚀用途加大,河流总是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同意沉积。假如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块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区域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用途,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因为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哪个方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块,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9.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九


    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

    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值出目前正午,即地方时12点时。

    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零,最小值出目前子夜,即地方时0点时。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零。

    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那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

    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有两条,这两条纬线分布在直射纬线的两侧,与直射纬线的纬差相等。

    某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纬线与直射纬线的纬差。

    二分二至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渐渐减小。

    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北回归线以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渐渐减小。

    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南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10.高中二年级下册地理科目要点总结 篇十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

    特征: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意义:保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方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方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方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对地球的影响: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