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二年级的科目,就需要勤于总结课本重点知识。
1.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物理) 篇一
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若F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若F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一直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肯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用途下所做的运动。
2.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物理) 篇二
1、牛顿第肯定律:所有物体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况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是什么原因;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
4、力是产生加速度是什么原因;
2、惯性: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况的性质叫惯性。
1、所有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水平决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况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水平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概念:使水平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4、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有哪些用途力和反用途一直等大、反向、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用途力和反用途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用途力和反用途力与平衡力的根本不同是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用途在两个相互用途的物体上,平衡力用途在同一物体上。
3.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化学) 篇三
固体
1、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
2、非晶体:外观没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非绝对的,有的晶体在肯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
3、单晶体多晶体
假如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如此的晶体就是单晶体
假如整个物体是由很多凌乱不堪的小晶体排列而成,如此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4.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化学) 篇四
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办法:
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办法总结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依据电子得失状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5.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生物) 篇五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些很多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用途:是细胞与外面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一模一样,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用途,使每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一同保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况。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一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6.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生物) 篇六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产生成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成长缘由:
①:横向运输:在单侧光刺激下成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纵向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可以倒运
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成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成长不均匀,从而导致向光弯曲。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用途部位,对植物的成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成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成长发育有调节用途的化学物质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成长素
在植物体中成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成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每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成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每个器官对成长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茎芽根
成长素的生理用途:两重性,既能促进成长,也能抑制成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预防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在通常情况下:低浓度促进成长,高浓度抑制成长
7.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地理) 篇七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
9.比率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率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率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通常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8.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地理) 篇八
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夏半年的定义3月21日至9月23日
冬半年的定义9月23日至3月21日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球俯瞰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依据昼长以标准日出和标准日落前后推算。
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
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长、太阳的季节是夏天。
9.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历史) 篇九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早创造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国内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出现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飞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创造了珐琅瓷。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10.高中二年级必学二要点(政治) 篇十
影响消费的原因及提升消费水平的手段
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进步水平。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根本的就是大力进步生产力、提升国家经济进步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首要条件。要提升居民消费水平需要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消费水平还受将来收入预期影响。要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就需要增加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其后顾之忧。
收入差距会干扰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减少。要提升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需要贯彻落实科学进步观;加大宏观调控,采取财政、税收等方法调节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地区协调进步,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物价变动会干扰大家的消费需要。要大力进步生产,保证市场有效供给;要加大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大家的消费行为还遭到消费观和消费心理的制约,应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