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测一下你的考研备考是不是已经僵化

点击数:865 | 发布时间:2025-01-24 | 来源:www.huibimu.com

    急于求成,亦步亦趋

    他们对考研的热情来源于心中对“偶像”的崇拜与羡慕。这类偶像不是张学友、陈奕迅、王菲、刘德华、甄子丹,而是考上名牌大学研究生的师兄师姐––这类人的头顶上好像一直笼罩着光环,令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师弟师妹们羡慕不已。他们也想成为如此的人,考上研究生,成为师弟师妹眼中的“偶像”。

    当然,他们刚开始更不是没想过毕业后直接工作,只不过外面的角逐太激烈了,好一点的工作职位早已被三类人瓜分––官二代、富二代、真的有实力的人。在他们看来,与其进入社会“鸡蛋碰石头”,不如继续留在学校提高学历,待到毕业时,至少硕士生总能拼过本科生吧。

    另一个不工作是什么原因:他们不了解自己以后要干什么。高考考试填报志愿时,他们以为从此“一纸定终身”,大学三年半他们逃课三年,剩下半年去了个很好的单位实习,可除去泡茶叶,什么也没学到。直到目前,全国大学生专业与就业对口率不到五成,他们也只能悻悻地选择与本专业没任何关系的行业去工作。他们想,大学不可以就如此白读了,需要再重新选择一个专业与自己以后的职业相匹配,又或者,不如继续读这个专业,可能“深造”过后就能找到出路了。考研,成了他们职业道路上的“指路灯”。

    考研动机的低俗功利是大家变成人高考研“僵化人”的第一步。

    埋头发奋,不辨东西

    于是他们开始为选择学校与专业的问题而焦虑。他们不关心复旦大学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各自有哪些优势,也不在乎厦门大学的会计专业与中央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的不同之处。他们只能翻找几所重点大学的几个相近专业的历年分数线与报录比,然后匆匆决定。可是直到第二年学校录取完毕后,他们可能还不了解,每一个学校的录取规则都是有差别的,譬如初试与复试的分数所占比率,譬如专业调剂的需要,等等。他们最关心的是:分数线与报录比率。对比完这一系列数据后,他们总会挑选其中“性价比”最高的学校和专业,然后窃喜我们的“雄才伟略”。他们得意地以为,对这类数据的剖析结果让他们捡到了大实惠,单凭这一点,他们好像握住了考研的第一张胜券。

    除去这些考生,还有一类考生也很多存在,他们专挑别人口中所说的“高薪专业”去备考,如现在火热的财会类、计算机类专业。他们从文科跨到理科,从理科跨到工科,从医学类跨到财会类,他们“跨”得激情豪迈,从不去知道跨 考的可行性,无畏以后“摔”得是不是惨烈。他们为我们的勇气感动不已,一心只想以后可以挤入高薪行业。他们还未看清道路,就做好了奋力向前冲的筹备。

    其实不论是哪一类考生,都是对自己想考试报名的专业和学校一知半解,他们之间的区别也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假如大家没在研院、专业的信息获得上下足功夫,大家就已经踏上了成为“僵化人”的第二步。

    计划缺少弹性

    自习室里,每一张课桌上都堆满了各类考研复习提纲,他们的“地盘”里连椅子上也堆满了书本。那是很独特的一块地盘,既与周围其他同学的复习地区浑然一体,又好像一直有那样一丁点突兀––课本实在太多了。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每个科目都垒一大摞,从下往上摆满了各式复习参考书。他们一天15个小时都在自习室里复习考研,6小时睡觉,1小时在某个阴暗小角落背书,还有两个小时在吃饭与去吃饭的路上。

    如此的大负荷工作量是需要细致分配的。他们认真地规划着每一段复习时间,具体精准到了分钟。他们对每一段复习时间的规划不是以收成常识为目的,而是以“完成任务”为准则。在他们的复习计划表里,倘若7∶00am到8∶00am背英语单词,当他们还在纠结于“committee”与“commitment”分别的意思是的时候,8∶00am到了,计划表不容有误,他们会飞速地放手单词本,把“committee”与“commitment”丢到九霄云外。看看计划表,目前是数学时间––于是他们很利落地把高数题册压在了单词本上面。

    他们几乎把吃饭、睡觉、背书、上卫生间、发呆、感伤的时间都列入了计划表,唯恐计划失误乱了分寸,每个时间点都严格遵照实行。他们从不考虑我们的学习效率,但对我们的“实行力”却很认可。

    也会有不严格实行复习计划表的考研学生。他们执著地奋笔疾书,计算着一道又一道数学难点。他们反复演算着同一种类的题目,在积分与微积分中调换我们的大脑模式,看到&beta、&sum、&int等符号时两眼放光,恨不能立刻消灭。无论分针转动多少圈,“数学时间”紧急透支,他们也不舍得分少许的时间给英语和政治。他们宁可再嚼已嚼烂的数学题,也不愿吸收新的常识。他们沉浸在做对数学题的收获感中不可以自拔,将沾满了灰尘的英语书和政治书“打入冷宫”。对于这两个科目,他们自信地觉得,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计划缺少弹性,不可以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这是变成人高考研“僵化人”的第三步。

    必学课必逃,忽略基础复习

    考研是个体力活,对于考研人来讲,这还需要强大的精神毅力。到了大四,上课的学生愈加少,老师点名的次数愈加多,他们常常要顶住巨大的心理重压,从老师的眼皮底下溜走。他们从不关心周一上午什么课或者周三下午干什么实验,即便这门课与他们要考研的专业息息有关。他们一直日复1日地坚持着––逃课。

    在这段考研的日子里,最光荣的事情莫过于逃课,对于他们来讲,这代表着不考虑所有的努力。无论是专业课还是辅修课,无论是几何力学还是机械制造,他们将本科课程安排中与考研有关的、无关的所有内容经过之自习室门外,只顾埋头复习。他们成了同学眼中的“考研狂人”,迟到早退或从不出现是他们的标签。

    他们在笔记本上写满了各种“复习方法”,“1,2,3”或“a,b,c”记得条理明确,暗暗发誓必须要认真实行。热情过后,打开专业书,他们又开始根据自己规定的复习计划原封不动地实行。那本记满了复习方法的笔记本只有在某一次整理笔记时才被打开。

    忽略基础学习,不可以提升辅导复习的效率,这是变成人高考研“僵化人”的第四步。

    爱情与喜好都是奢侈品

    不少考研人就像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人,几乎没我们的意志,所有些时间安排都根据程序依次完成。而这个程序的最后目的是考研成功。每周六洗袜子,每一个月30号洗衣服,这类都是他们“考研程序”以外的唯一计划。他们也有娱乐活动:听歌。这是他们唯一的乐趣了,不花脑力不耗时间。此外,其他的活动都是费时。

    他们也曾有过美好的校园爱情,可是为了考研,他们与男女朋友选择进入“冷静期”,或者干脆分手。他们预料,正在做某道数学题或背某个单词时接到男女朋友的短信或电话,电波那一头的喜怒哀乐都会扰乱他们的心智。因此,他们选择孑然一身,进入“最好的”备战状况。他们花了一天时间与男女朋友道明缘由,又花了一天时间愧疚与感伤,第三天就背着厚重的书包第三踏入自习室。即便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他们也只能把自己变成没感情的机器人。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