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考试概要
科目代码:F35
科目名字: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部分 目的与基本需要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概要适用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的环境科学素质,主要包含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基本内容的学会程度,与运用有关理论常识和办法剖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农业有关环境问题。评价的规范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备基本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基础理论素质。
第二部分 具体内容
(一)环境学基础
环境学的基本定义和入门知识,包含:环境及其组成和种类,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全球环境变化,环境科学及其进步(研究内容、任务、思想与办法论)。
(二)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污染原理(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环境污染,主要土壤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和化学农药),土壤污染生态效应和健康风险,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
(三)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水污染原理(水环境概论,水体主要污染物,水体污染与自净),水体富营养化,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生态效应和健康风险,水污染控制及管理。
(四)大方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大方污染原理(大方的结构和组成,大方污染和污染物,主要大方污染种类及转化,大方污染物的扩散),当今典型的大方环境问题(热岛效应、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光化学烟雾),大方污染的害处尤其是对农业的影响,大方污染的综合防治与控制技术。
(五)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置
固体废弃物概述,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借助及资源化,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借助技术。
(六)环境监测、评价、规划、管理
环境监测(目的和分类,需要和特征,标准与指标,策略制定,技术办法), 环境评价(分类和特点,目的,环境水平近况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分类和特点,目的和原则,程序和办法,编制),环境管理(政策、法规、标准,生态农业及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
(七)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进步
人口与环境,能源与环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进步。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
1、命题说明: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考试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环境科学的基本定义、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与办法学会的程度,与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题型和大体分值为填空题和选择题(20-30%)、解释说明(20-30%)、简答卷(30%)、综合论述题(20%)等。
2、参考书目:
1)《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杨志峰、刘静玲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环境学》,陈英旭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其他规定: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考试过程中考生不能用电子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