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概要
考试考哪几科代码:[713] 考试考哪几科名字:语言综合
1、考试内容与要素
语言学概论
导论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和说话;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不能离开语言;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思维离不开语言的实验依据;关于聋哑人的思维;思维能力是全人类一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一样的;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1.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征
符号与用符号来交际;符号应该拥有的条件;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合乎线条性;
2.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的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3.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些
语言能力;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没办法逾越的鸿沟;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不同
第三章 语音
1.语音研究的诸方面
语音的最小单位;音标;从那几个方面去研究语音
2.音响
语音四要点;音质的音响剖析;研究音响的仪器
3.发音
发音器官;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元音;辅音
4.音位
对立和互补;音位和音位变体;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5.音位的聚合
不同特点;聚合群
6.音位的组合
音节;语流音变
第四章 语法
1.语法和语法单位
说话要符合规则;语法规则;语法单位
2.组合规则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种类;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
组合的层次性;组合的递归性
3.聚合规则
词类;形态;语法范畴
4.变换
变换和句型;变换和句法同义;变换和句法多义
5.语言的结构种类和常见特点
语言的语法结构种类;语法结构不可以分优劣;语言的常见特点
第五章 词义
1.词语和词义
词和词语;词的词语意义;词义的概括性
2.词义的聚合
单义和多义;近义词;反义词
3.词义的组合
词汇的搭配;词义和环境;“言内意料之外”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1.文字和语言
文字有哪些用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和汉语
2.文字的由来、进步和改革
文字的由来;文字的进步;文字的改进和改革
3.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的守旧性和书面语的改革
第七章 语言伴随社会的进步而进步
1.语言进步是什么原因和特征
社会的进步是语言进步的基本条件;语言中各种原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进步;语言进步的特征
2.语言的分化
语言伴随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3.语言的统一
语言伴随社会的统一而统一;一同语;一同语的规范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1.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借词;结构规则的借用
2.语言的融合
语言系统的排挤和皆代;融合是什么原因;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融合的过程
3.语言接触的一些特点形式
“洋泾浜”;混合语、国际辅助语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进步
1.语音的进步
何以了解语音的进步;语音演变的规律性;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2.语法的进步
组合规则的进步;聚合规则的进步;语法进步中的类推用途
3.词语和词义的进步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汇的替换;词义的演变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1.“现代汉语”的意思及其语音、词语、语法三方面的特征;
2.国内主要方言区的分布状况
第二章 语音
1.语音的性质,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四要点及其用途。
2.全方位学会“发音器官示意图”。
3.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4.记音符号:汉语拼音策略、认识与现代汉语有关的国际音标。
5.21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办法及声母辨正,39个韵母的分类、发音原理、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韵母结构剖析,调值、调类。
6.中文音节的结构、声韵配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
7.音变现象:变调、轻声及其用途、儿化及其用途、“啊”的音变;
第三章 文字
1.文字的性质、汉字的特征。
2.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发展势头。
3.汉字的结构:结构单位(笔画、偏旁)、笔顺的基本规则及运用、造字法及形旁声旁有哪些用途与局限性。
4.学会规范汉字,纠正错别字。
第四章 词语
1.基本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词语、语素、。;
2.词的构成:单纯词、合成词,剖析合成词的结构种类。
3.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4.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色彩义。
5.词义的分解:义项及其分类、比喻义和比喻、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
6.语义场:近义词及近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及其种。
7.基本词语及其特征、一般词语及其构成、熟语的类型。
8.词语的进步变化及词义演变的渠道。
第五章语法
1.语法的意思、性质,语法单位。
2.划分词类的依据,各类实词、虚词的语法特点及其运用。
3.短语的结构类别、功能类别,多义短语,运用层次剖析法剖析短语。
4、句类:分类标准,疑问句的类型。
5.句型:主谓句的类型、非主谓句的类型,几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变式句和省略句。
6.句子剖析:运用层次剖析法剖析单句。
7.复句和单句有什么区别,关联词汇和复句的关系,复句的主要种类。
8.剖析多重复句:指出层次、指明关系。
9.改正单句、复句中容易见到的病句。
第六章 修辞
1.修辞的意思,原则,修辞与语音、词语、语法的关系。
2.修辞的内容:词汇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
古时候汉语
第一章 文字
1.汉字的形体结构
内容包含传统六书的概念及其应用剖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征,字形结构与汉字本义的关系剖析,形符、声符、部首、偏旁等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2.汉字书体的演变
内容包含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和小篆的通行年代和特点,隶书产生是什么原因和年代,隶变导致的简省讹变字例。
3.古书用字中的字形歧异现象
内容包含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定义,本字、借字、本义、借义、通假字、后起本字的定义,古今字形成是什么原因及文选中字例剖析,通假字的对应本字及其意义,繁简字的对应关系剖析。
第二章 词语
1.词汇的演变与种类
内容包含古今词义的变化,单音词、复音词、连绵词、偏义复词的定义。
2.词汇的意义
内容包含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近义词的辨析,古时候汉语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 训诂
1.训诂的意思
2.训诂的材料与内容
3.训诂的术语
4.训诂的方法
5.古注的读法
6.校勘
第四章 音韵
1.音韵概说
2.声母、韵母和声调剖析
3.中古语音系统
4上古语音系统
5.近体诗的格律
第五章 语法
1.古时候汉语实词的语法特征
内容包含词类活用的性质和主要种类,使动使用方法和意动使用方法,名词充当状语的种类及其用途,古时候汉语的人称代词,古时候汉语的疑问代词,无定代词“或”“莫”的语法功能和意义。
2.古时候汉语虚词的语法特征
内容包含介词“于(於、乎)、以、为”,连词“而、以、则、然”,助词“之、是、者、所”,语气词“盖、也、矣、乎、夫、哉、邪(耶)”。
3.古时候汉语的特殊句式
内容包含宾语前置的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判断句的特征及容易见到格式,被动句的特征及容易见到格式,否定句的特征及构成,疑问句的特征及构成。
第六章文选的阅读
1标点:对没标点的古文,能按句子内容和语气用现代标点符号进行正确标点。
2.翻译:需要译文语句通顺,文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