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学三要点

点击数:678 | 发布时间:2024-11-18 | 来源:www.xiaomite.com

    高一必学三要点(化学 物理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阶段的学科体系严谨,交叉密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好好总结一下重点知识。

    1.高一必学三要点(化学 物理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篇一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容易生锈,但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

    ①铁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l2+H2↑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浓_钝化。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③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④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Fe3O4+4H2

    2.高一必学三要点(化学 物理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篇二


    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3Cu2=2Al3+3Cu

    注意:铝制餐具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叫做铝热反应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借助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3.高一必学三要点(化学 物理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篇三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地方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含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水平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可以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可以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如果以下三种情形:

    物体平动时;

    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成效时。

    4.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地方、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况量,一般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一般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4.高一必学三要点(化学 物理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篇四


    1.功的两个必要原因:一是用途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3.功的公式:W=Fs;单位:WF牛顿;s米。.

    4.功的原理:用机械时,大家所做的功,都等于不需要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7.功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5.高一必学三要点(化学 物理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篇五


    1、细胞膜的成分:主如果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2、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面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用途;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6.高一必学三要点(化学 物理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篇六


    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可以察看到的细胞结构。

    2、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察看不可以分辨了解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3、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没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核膜、无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4、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的的细胞核,有肯定数目的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5、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是原核生物。

    6、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里履虫、疟原虫等。

    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可以通过。

    8、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9、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帮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

    10、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含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1、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场合。

    12、细胞器:细胞质中具备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13、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用途是支持和保护。其性质是全透的。

    7.高一必学三要点(化学 物理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篇七


    地理环境包含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点包含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点。

    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有哪些用途,归根结底是因为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用途。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有哪些用途: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进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方圈,使原始大方渐渐演化为目前大方;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目前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地理环境各要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国内西北内陆——因为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很难到达,形成干旱的国内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用途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用途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有,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8.高一必学三要点(化学 物理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篇八


    大方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方环流用途的总结

    全球性的大方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要紧原因

    几类要紧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国内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国内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

    9.高一必学三要点(化学 物理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篇九


    文学收获

    诗经:网站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

    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张衡等。

    唐诗:社会兴盛、对外开放、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兴盛。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宋词:有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元曲:包含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

    明清小说:产品经济进步,市民阶层扩大,出现了四大名著与文言简短小说《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10.高一必学三要点(化学 物理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篇十


    1、供应求购关系对产品价格的影响

    ⑴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用途,处于有利地位)

    ⑵供过于求,价格减少——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用途,处于有利地位)

    2、价值决定价格

    ⑴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通常情况下,产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⑵产品价值量由生产厂家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产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些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⑷产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

    ⑴基本内容:产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产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⑵表现形式:产品价格受供应求购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