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邢莉等著:《民俗学概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文学院611文学概论文学理论的基本定义、基本问题、基本构成、基本原理与对文学作品的剖析,包含文学理论的性质、价值与功能、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体裁、文学风格流派思潮、文学消费与同意、文学批评、文学的历史演变和当代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程:《文学理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文学院801民间文静学民间文静的基本特点功能价值;神话、传闻、故事、歌谣的特点价值;口头传统;民间文静学学术史;民间文静的田野作业及研究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静学。
1.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剖析个案研究(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
3.魏本亚《语文教育研究办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法学与社会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参照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指导建议。包含: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基本假设及其社会功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定义、特征及其本质;社会工作的入门知识,包含价值理念、专业伦理、理论基础;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点、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人的进步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教育等;社会学的入门知识,包含社会、人的社会化、社会群体、社会互动、文化、社区、社会控制及越轨行为、社会问题等内容。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法学与社会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参照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指导建议。包含: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工实务办法的涵义、特征、适用范围、理论与主要工作模式、工作方法、进步阶段,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社会行政的内容和社会服务评估,社会政策的意思与种类、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社会政策的拟定与推行、国内的主要社会政策等。1.王思斌 ,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程撰写组,《社会工作实务》,2015年版;
3.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2014年版。法学与社会学院613社会学理论社会互动、人的社会化、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社会规范、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功能概念、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符号互动论、社会批判理论、理性选择理论。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2.黄志强:《社会学基础课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法学与社会学院804社会调查研究办法社会研究的办法论、选题与问题、研究设计、抽样、社会研究中的测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与内容剖析、实地研究、定量资料的整理与剖析、定性资料的剖析。风笑天.《社会研究办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版。法学与社会学院817历史教学论现代历史课程的理念、历史课程的目的、义务教育和普高历史课程结构、历史教学基本理论、历史观与历史常识建构、历史教学组织形式、历史教学办法、历史课堂教学技能、历史教师的专业进步、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推行、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历史教学评价、历史课程标准与教程、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借助、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理、历史教育实习、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育。
1.朱汉国、郑林主编:《新编历史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2.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学院80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理论;中共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办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郑永廷主编,刘书林、沈壮海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外国语学院211翻译硕士英语考查考生是不是拥有进行MTI学习所需要的英语专业入门知识及综合技能,包含语法、词语、语篇、修辞、文化背景等。
1.新编英语课程(5、6),李观仪编,上国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3.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编,上国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外国语学院241基础日语考查考生是不是学会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词语、语法、语篇、修辞、文化背景等入门知识和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中级),人教社,2014年版。外国语学院243法语考查考生是不是学会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词语、语法、语篇、修辞、文化背景等入门知识和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法语(1、2),马晓宏、柳利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外国语学院357英文翻译基础考查考生是不是拥有进行MTI学习所需要的英汉互译的入门知识、方法和能力。翻译所涉及的词语和文本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法律等广泛范围。
1.汉英翻译课程,冯庆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中级翻译课程,孙万彪编,上国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
4.中国翻译理论史稿,陈福康编,上国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5.详见官方网站公布>>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常识考查考生是不是拥有进行MTI学习所需要的汉语水平与百科常识。百科常识部分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与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常识的学会。应用文写作部分考查考生的应用文体编译及写作能力,需要考生依据所给场景及需要,撰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汉语应用文,体裁包含新闻、说明书、会议公告、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命题作文需要考生依据所给题目及需要,写出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现代汉语论说文。
1.《中国文化概论》,金元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3.《西方文化史》,刘文荣著,文汇出版社,2010年;
4.《汉语写作与百科常识》,李国正主编,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6年。外国语学院615翻译与写作考查考生是不是拥有进行英语专业研究生阶段学习所需要的翻译与写作能力,含英汉互译基本理论和实践的常识与技能、英语写作的入门知识和各种文体的写作实践技能。1.汉英翻译课程,冯庆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英文翻译中文课程,连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中级翻译课程,孙万彪编,上国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4.新编英语写作课程(上下册),陈立平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5.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外国语学院806综合英语考查考生对英语语言文化所学会的专业入门知识及综合技能,包含英语语法、词语、语篇、修辞等,涵盖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文化等入门知识。1.综合英语课程(1、2、3、4),邹为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新编英语课程,李观仪,上国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3.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课程,戴炜栋、何兆熊编,上国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数学与统计学院608数学剖析实数集与函数、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函数的连续性、导数和微分、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定积分的应用、反常积分、数项级数、函数列和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傅里叶级数、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多元函数微分学、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含参量积分、曲线积分、重积分、曲面积分。参考书目:数学剖析(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与统计学院807高等代数多项式、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矩阵、二次型、线性空间、线性变换、λ-矩阵、欧几里得空间和双线性函数。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系编,编者:王萼芳等,北京大学出版社。数学与统计学院819数学教学论与数学办法论与时俱进的数学教育、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及核心内容、数学教育的一些特定研究课题、数学课程的拟定与改革、数学问题与数学考试、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练习、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发现的基本办法、数学的论证办法、数学解题理论概述、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数学解题方案与解题思想。1.张奠宙等主编《数学教育概论》(第三版),高教出版社;
2.张雄等编著《数学办法论与解题研究》(第二版),高教出版社。物理与电子学院820物理教育理论与办法物理教育的基本理论、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物理教学设计、物理教育评价、物理教学与学习心理、物理教育研究、科学探究的方案和办法。
1.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3.刘力主编,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7.1。物理与电子学院808电子电路基础综合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基础。主要考核学生对电子技术入门知识学会和初步应用能力。主要包含:二极管及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晶体管和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频率响应、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的剖析与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的剖析与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简单的D/A和A/D转换器剖析等内容。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童诗白主编;
2011年第四版。化学与材料学院809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性质、剖析鉴别、结构表征和要紧的有机化学反应;简单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有机立体化学、现代波谱及光谱办法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剖析中的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周环反应、杂环化合物、糖类化合物、萜类及甾体化合物。《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与材料学院822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课程论、化学新课程改革、化学教程设计与撰写、化学教程剖析、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教学一般原理、化学学习论、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化学教学研究。
1.《化学教学论》(第五版),刘知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性。学科主要内容包含: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质、人文地理学的进步过程、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办法、人文地理学科进步前沿常识等理论内容,也包含人口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宗教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分支学科。
1.《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高等教育出版社;
1.《土地经济学》(第七版),毕宝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土地资源学》(第二版),王秋兵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
3.《土地管理学总论》(第六版),陆红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版。初等教育学院825小学课程与教学论1.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概说(课程与教学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课程论与教学论各自的学科性质、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相互关系;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属性与办法)。2.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课程开发的定义及模式;课程设计及其取向;小学教学设计的定义与模式)。
3.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目的和绩效(课程目的、教学目的和学习计划的内涵及三者相互关系;课程目的的层次及基本取向;课程目的的表述方法;小学课程目的的拟定和需要;教学目的的层次及设计、拟定和需要;国内当下小学课程与教学目的绩效存在的问题)。4.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和选择的涵义及意义;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进步和特点、构成及取向;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范围、环节和办法)。
5.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组织和种类(课程组织的涵义和原则、组织模式及有关理论;几种典型的课程种类;教学组织的意思及种类;教学办法的意思、分类及选择原则)。6.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推行和资源(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推行;课程推行的不同取向;小学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涵义、特征及分类;课程资源开发与借助的理念和原则;小学教师的课程与教学意识;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观)。
7.小学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小学课程评价的涵义、对象、原则和功能;几种典型的课程评价模式;小学课程评价推行的种类和方案;小学教学评价的涵义、对象、原则和功能;教师教学评价的推行;学生学业收获评价的推行)。8.小学课程与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课程领导的缘起;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推行中的领导者;小学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计划、实行及介入)。
9.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近况(小学课程改革的内涵;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的小学课程改革及近况;小学教学改革的内涵及基本理念;小学教学改革的目的与办法;当代中外小学教学改革的动向)。10.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热门和问题(叙事研究和教育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的内涵、方案;隐性课程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及情境教学研究概况;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办法;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近况与深思)。
1.汪霞主编,《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蒋蓉、李金国主编,《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教育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参照《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入学考试概要及指南》所规定科目及范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概要及指南》,人教社,2009。教育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办法、进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咨询等。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变态心理学》,王建平、张宁、王玉龙、朱雅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4.《心理健康咨询的理论与实务》(第2版)江光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人格心理学-理论、办法、案例》(第二版)徐学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
6.《社会心理学》孙健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7.《进步心理学》林崇德,人教社,2009年。教育科学学院620教育学综合教育学基础、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办法等。教育学:
1.《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教社,2009年;2.《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撰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教育史:
1.《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撰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外国教育史:1.《外国教育史》周采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外国教育史》王天1、夏之莲、朱美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主编,人教社,2000版;2.《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教育研究办法:
1.《教育研究办法导论》裴娣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2.《教育研究办法》袁振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教育科学学院621教育学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包含教育的一般原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进步、教育规范、教育目的)、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教学与学习心理、教师与学生、学校和班级管理。
1.《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教社,2009版;
1.《进步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教社,2009年;
2.《进步心理学--人的毕生进步》罗伯特·费尔德曼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年。教育科学学院827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理论的进步、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儿童观、学前教育观、学前儿童全方位进步教育、婴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婴幼儿园游戏、婴幼儿园教师、婴幼儿园的父母工作、幼小衔接。
1.《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
1、高等数学内容范围:数列极限、函数极限、最大值、最小值、导数、微分、函数的极值、不定积分、定积分、偏导数、多元函数微分、多元函数的极值、泰勒公式、最小二乘法、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的计算。
2、线性代数内容范围:行列式(二阶与三阶行列式、全排列及其逆序数、对换、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克拉默法则)、矩阵及其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向量组的线性有关性、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3、概率统计内容范围:概率论的基本定义(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频率与概率、古典概型、条件概率、独立性)、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点(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及有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样本及抽样分布、参数估计(点估计、最大似然估计、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0-1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单侧置信区间、假设检验、方差剖析、一元回归剖析。
1.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2.线性代数(第四版),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谢式千、潘承毅,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616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概述(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定义、学科性质、主要理论基础与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等)、教学目的剖析(教学目的的意思、功能、几种代表性的教学目的分类理论与教学目的剖析和说明的办法等)、学习者特点剖析(影响有效教学设计的若干学习者的特点原因、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者特点等)、教学模式与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教学办法、教学方案、教学模式等定义,典型的教学模式与方案、协作学习方案、研究性学习设计、教学方案选择的原则及教学活动设计等,教学方案选择与设计的办法等)、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环境概述、学习环境设计的办法、技术支持环境的设计等)、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教学设计结果评价的内容、办法与新进步等)、教学系统设计应用案例剖析(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互联网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培训系统设计等)、教学系统设计进步的新动向(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范围的新进步和新趋势等)。《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811计算机基础包含数据结构、C语言和计算机互联网基础内容。1、C语言程序设计部分包含:(1)数据种类:常量、变量、数组、字符串、指针变量,变量的初始化、变量存储种类;(2)运算符与表达式: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和优先级、表达式、种类转换;(3)程序的控制: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语句、数据的输入输出;(4)函数: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调用、参数传递、带参数的主函数、函数的递归;(5)结构与联合:架构数据种类的定义、结构的概念与引用、联合的概念与引用、链表;(6)文件:文件的定义、文件指针、文件的打开、关闭及操作;(7)编译预处置:宏概念、文件包括、条件编译。
2、数据结构考试内容包含:算法和算法剖析;线性表的表示和达成;栈的表示和达成;队列的表示和达成;串的表示和达成;数组和广义表的表示、存储和达成;二叉树的性质、存储、达成、遍历及应用;图的存储、遍历、应用及达成;静态查找表;动态查找表;哈希表;各种内部排序算法及其剖析;各种数据结构的定义、概念及实质应用算法设计。
3、计算机互联网考试内容包含:因特网概述、因特网的组成;计算机互联网的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的性能指标、计算机互联网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互联网层、运输层、应用层的基本定义与原理;网际协议I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原理及应用。
1.《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3.《计算机互联网简明课程》,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828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1、信息技术课程进步概况:信息素养定义、信息技术课程的进步历史、信息技术课程的国际比较、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2、国内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近况:课程标准研究、教程建设近况及剖析、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近况、课程存在问题与对策;3、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推行:教学办法概述、理论课的教学、技能课的教学、实验课的教学、作品制作课的教学;4、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办法:评价理念与办法沿革、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价、考试试题设计办法与例题剖析、试题设计办法与案例剖析;5、信息技术教师进步: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剖析、专业进步意识、专业进步理念、专业进步阶段与专业进步渠道、集体备课与案例研讨、教学技能、机房课堂教学管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李艺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836信息技术基础包含计算机基础、程序语言设计和计算机互联网三部分:1、计算机进步与应用、计算机系统基本原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操作
系统、电子表格;2、程序设计部分的考试具体达成语言不限,C、C#、Python、Java 等均
可。主要考试内容包含:(1)数据种类:常量、变量、数组、字符串,变量的初始化、变量存储种类;(2)运算符与表达式: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和优先级、表达式、种类转换;(3)程序的控制: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语句、数据的输入输出、程序设计经典编程题、排序与查找等基本算法编程;(4)函数: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调用、参数传递、带参数的主函数、函数的递归;3、计算机互联网考试内容包含:计算机互联网定义、分类、体系结构;局域
网、因特网概述、因特网的组成;TCP/IP 协议,DNS 域名系统;因特网服务,流媒体,因特网教育应用,互联网组建、IP地址规划。1.《计算机应用基础》,
刘锡轩等,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3;2.《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
版》,李暾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计算机互联网(第 3版)》,吴功宜,清华大学
出版社,2013。经济与管理学院623行政管理学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公共预算、行政信息、政策过程与政策剖析办法、行政交流、行政伦理、行政法治、行政监督、公共危机管理、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政府绩效管理、行政改革与进步。《行政管理学(第六版)》,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经济与管理学院812管理学管理导论、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决策与决策过程、环境剖析与理性决策、决策的推行与调整、组织设计、职员配备、组织文化、领导的一般理论、勉励、交流、控制的种类与过程、控制的办法与艺术、封控与危机管理、革新原理和组织革新、信息互联年代的管理。《管理学)》(马工程教程),《管理学》撰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经济与管理学院813经济学经济学进步简史、需要、供给和均衡价格、买家选择、生产技术、本钱、完全角逐市场、不完全角逐市场、生产要点价格的决定、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博弈论初步、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经济学流派等。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程:《西方经济学(上、下册)》,西方经济学撰写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
1.管理与管理学;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进步;4.管理的基本原理;5.管理道德;6.管理的基本办法;7.决策与计划;8.组织设计与组织力量的整理;9.组织文化;10.领导与勉励;11.交流与控制;12.管理革新;13.策略管理。管理运筹学(占50%)包含:
1.线性规划的图形解析法;2.线性规划问题的计算机求解;3.线性规划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4.单纯形法;5.运输问题;6.整数规划;7.图与互联网模型;8.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和经济生产批量模型;9.决策剖析。
1.管理学.原理与办法(第7版),周三多,陈传明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管理运筹学(第四版),韩伯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830现代物流管理包含(1)物流与物流管理;(2)Supply chain管理;(3)物流系统管理;(4)运输管理;(5)仓储与库存管理;(6)配送与配送中心;(7)物流信息管理;(8)国际物流;(9)物流本钱管理;(10)物流金融;(11)物流水平管理;(12)精益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管理》,李严锋、张丽娟,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旅游与文化学院831旅游学概论旅游活动的历史进步;旅游活动定义、种类及特征;旅游者界定、旅游者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旅游资源含义、分类及特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业的分类、旅游业的性质与用途;旅游业中的主要经营部门及特征;政府对旅游业进步的干涉、国家旅游组织;旅游市场的定义及细分;全球及国内现代旅游市场的特征;旅游的影响。李天元编著《旅游学概论》(第七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体育与健康学院346体育综合分两部分:1.学校体育学:学校体育学的定义、性质,国内学校体育学的进步概况,国内学校体育目的与目的,学校体育的规范与组织管理,体育课程编制与推行,体育教学的特征、目的与内容,体育教学办法与组织,体育教学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资源的开发与借助,体育课教学,体育常识与运动技能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余体育练习、竞赛,国内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体育教师的地位、用途,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体育教师及其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2.运动练习学:竞技体育与运动练习概述,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运动练习原则,运动练习办法与方法,运动员体能、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练习,运动练习计划,运动队伍管理1.学校体育学(第三版),潘绍伟、于可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运动练习学(第二版),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学院624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两部分:
1.运动生理学:运动的能量代谢、肌肉活动,本体感觉、脊髓反射活动、姿势反射,主要激素及其对运动的反应、适应与调节,氧离曲线、肺通气功能的评定,运动与血液循环,酸碱平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练习及测试与评价,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况的变化,运动技能的形成、进步与教学过程中的生理学基础,运动减肥的机制、体适能与运动处方;2.体育概论:体育的定义和本质,体育功能,体育目的和目的,体育过程及其需要、种类与控制,体育方法的概述、体育运动技术与项目,体育科学的形成与进步、三维视角及体系,体育文化定义、继承与革新、奥林匹克文化及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体育体制的定义、特征、用途及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体育发展势头。
1.运动生理学(第三版),邓树勋、王健、乔德才、郝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在充分体现基本造型能力的首要条件下较好地发挥个性特点。
3、允许考试结合既定研究生方向进行特点表达、明确表现主题、体现明确的定义、具备独特的创意、具备较好的设计表达能力、可以较为自如地把控整体画面成效。
4、允许考试结合既定专业方向进行创作表达。
1.《绘画构图与创作》蒋跃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
2.《当代创意素描课程》,孙人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美术与设计学院833艺术基础理论本科目含艺术学概论:绪论(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学习与研究艺术学理论的意义,学习与研究艺术学的办法) ;艺术观念(艺术观念的演变, 艺术的特质);艺术的功能(艺术的主要功能);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主体, 艺术创作方法的特征,艺术创作过程);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媒介,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艺术同意(艺术同意的特点); 艺术种类(艺术分类的历史演变,各种艺术之间的关系);艺术的进步( 艺术的由来,艺术的进步进程);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艺术批评(艺术批评的意思与性质、原则、意义和办法);艺术的当代嬗变(数字技术条件下的艺术)。
中国美术简史:史前及先秦美术(彩陶、青铜器)、秦汉美术(雕塑、工艺美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美术(画家及代表作、佛教艺术、墓室壁画)、五代宋元美术(画家及代表作、文人画、瓷器)、明清美术(画家及代表作、美术流派、建筑、青花瓷及家具)、近现代美术(美术思潮、流派、近现代美术教育)。外国美术简史:古时候美术(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教堂建筑)、欧洲文静复兴时期美术(意大利、德国)、17、18世纪欧洲美术(巴洛克、洛可可)、19世纪法国美术、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
1.马工程教程《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05月;
3.《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列海外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年轻人出版社。音乐与舞蹈学院626和声与曲式作品剖析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七和弦、离调性变和弦、转调和弦、调内变和弦、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剖析》,2003年。音乐与舞蹈学院834中外音乐与舞蹈史包含中国部分和外国部分。其中,中国部分包含远古、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抗战、解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20世纪的音乐及舞蹈;外国部分包含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静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20世纪音乐和舞蹈。
1.《中国音乐通史课程》,梁茂春、陈秉义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国舞蹈史》,袁禾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4.《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欧建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旨在考查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考生对媒体传播实务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会及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内容为:新闻采访的特征与规律,包含新闻采访基本需要、记者的修养与素质、采访策划与筹备、采访方法与办法、采访行为规范;报纸的设计、特征与结构,新闻稿的选择、借助与修改,新闻评价和社会评价;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办法与需要,包含新闻角度的选择和新闻语言的运用、消息和通讯等各类新闻体裁的写作办法与方法;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与写作办法,包含新闻评论的特征、分类、价值与要点;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新闻评论的选题、立意、论证、谋篇、文采与修改;报纸、广播、电视及互联网不同新闻媒介新闻评论的写作办法。网络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互联网的属性与传播形态;互联网传播的形式;互联网媒体与媒体传播等。1.《新闻采访学》(第三版),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新闻写作学》,刘明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新闻编辑课程》 ,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4.《当代新闻评论课程》 ,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5.《互联网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新闻与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旨在考查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考生对媒体传播学的入门知识、基本定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会程度,并运用理论剖析问题的能力。考查内容(一)新闻的本质及特点;媒体传播及其规律;新闻事业的产生与进步、性质及功能;新闻媒介的性质、运行体系与营运管理;新闻自由及社会控制;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二)传播的基本过程、传播者和传播内容、传播规范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媒介的性质与用途、受众、传播成效、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学的主要学派与研究办法。(三)中国媒体传播史从古时候至改革开放后,每个时期新闻事业的进步经历与特征、重大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等。(四)外国媒体传播史从人类早期的新闻活动开始到今天各国的新闻事业的产生与进步,包含各国大众媒体的历史沿革、变迁和重大的新闻事件等。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2.《传播学课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3.《中国媒体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4.《外国媒体传播史》,郑超然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新闻与传播学院627媒体传播基础《媒体传播基础》考查考生对新闻与传播学入门知识、基本定义和基本理论的学会及对媒体传播前沿的关注,并能运用媒体传播常识理论剖析解决媒体传播实践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考查内容:1、新闻的定义、基本特征、新闻本源、新闻真实、新闻选择;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发展趋势;新闻媒介的功能与成效;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
2、传播的基本定义、理论和研究办法,包含传播的基本过程、传播媒介的性质与用途、传播规范与媒介规范理论、受众、传播成效、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学的主要学派与研究办法。
3、中国媒体传播史的范围为:从古时候至改革开放后,每个时期新闻事业的进步经历与特征等。
4、外国媒体传播史的范围为从人类早期的新闻活动开始到今天各国的新闻事业的产生与进步,包含各国大众媒体的历史沿革、变迁和重大的新闻事件等。
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3.中国媒体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4.外国媒体传播史,郑超然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新闻与传播学院816媒体传播实务《媒体传播实务》主要考查考生媒体传播有关的实务常识及实践能力。考查考生对各类新闻媒介的特质和新闻生产的认知,对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的基本定义、理论、办法与需要的学会,对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办法的运用。1.《新闻采访学》(第三版),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新闻写作学》,刘明华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新闻编辑课程 ,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4.当代新闻评论课程 ,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国际教育学院354汉语基础1.现代汉语的意思、特征、方言分布及规范化概说;中文语音常识;汉字知识;现代汉语词语、语法常识;修辞入门知识等。
2.古时候汉语词语、文字、语音、语法、修辞、文体、古书注释、诗词格律等有关内容。1.《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2.《古时候汉语》(修订本),郭锡良等编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国际教育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入门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础、基本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法流派及其各自的优势和弊端;对外汉语教学进步的历史及其评价、文化教学的目的、需要、办法及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及其有关研究等。
1.《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版),赵金铭主编,商务印书馆,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