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
考研,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是考研党之间的信息之战,有的人擅长借助互联网、人脉等资源搜集各种各样的信息,当然相对来讲这类人的考研的道路要顺畅很多。今天中公考研来跟大伙说说如何了解心仪的学校怎么样考?(附考研最后成绩计算方法),怎么样提前看看自己能否考上心仪已久的院校,好提前做筹备~
大伙选择学校的时候,最容易见到的问题就是:不了解怎么样去剖析目的学校的考研困难程度。有的同学觉得院校排名就是考试报名困难程度,显然这是极不科学的,必须要借助往届招生信息,适当的去剖析目的学校的考研困难程度。
&pams计划招生人数
这条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一般觉得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一些特别热点的专业,假如不了解具体招生人数,非常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败。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不可以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数据。
&pams 考试报名人数
这是一个比较重点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角逐对手有多少。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足够大家大致看出当年的考试报名状况。有些高校尤其是名校热点专业考试报名人数很多,假如没足够强大的实力建议不要考试报名。
&pams 实质录取人数
经过这个大家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看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状况。有一点应该注意,有的高校个别专业实质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剖析下目的院校有没扩招的传统。
&pams 报录比
考人数就是该专业报录比。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热门程度。有不少名校的热点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这反映的是名校热点专业的真实考情。角逐这样激烈,同志还需努力。
&pams 推免人数
不少同学觉得推免人数和考研没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不少名校热点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不少,有些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极少,考研角逐愈加剧烈,所以各位同学在考试报名之前,需要搞了解自己考试报名专业的推免人数,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就必须要慎重了。
&pams 复试分数线
应该注意的是,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有什么区别。有些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每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同。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有什么区别。假如目的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的专业,则没有校线和院线有什么区别。
复试线在两种状况下会失去参考价值,一个是复试比率过高,另一个是不同学校专业课考试试题困难程度差异太大。
&pams复试比率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率。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率为1:
1.2,这就意味着,假如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
有些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
1.5,甚至1:2,复试比率假如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
1)复试线的参考价值减少2)复试角逐激烈、风险更大。
&pams最后考研最后成绩计算方法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网站权重。有些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些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些学校就不重视复试,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20%、甚至10%。
在对比不同学校考研困难程度的时候,还要横向考虑专业课考试试题难易度的差异,还有的学校不公开试题,所以还要多方权衡。
最后,建议大伙在备考期间必须要多搜集信息,并且多方面考察,如此出来的结果会比较可靠,假如指望经过一两条规律就做出判断,或许会有失偏颇。
▼
常常会有童鞋会问中公考研,什么院校的某某年的什么专业的分数线是多少,招生人数多少等诸这样类的问题,所以中公考研这次再统一说一下哦,这类有关的状况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意向学校研究生院官方网站都有哦,大伙可以自己先去逛逛,了解一下基本的状况,如此就愈加明确我们的方向啦~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伙筹备收拾的“如何了解心仪的学校怎么样考?(附考研最后成绩计算方法)”的有关内容。另中公考研提醒大伙2018考研招生简章、2018考研招生目录、2018考研大纲已陆续公布,中公考研将为大伙准时提供有关资讯。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推免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还会依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剖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考研梦想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