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研究生招简、目录

点击数:345 | 发布时间:2025-05-21 | 来源:www.yaolehui.com

    2018考研交流群 ********

    以下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中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研究生招简、目录,以供各位考生参考。

    1、金属所介绍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创建者是国内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现任所长杨锐研究员。经老一辈科学家和几代人的不懈奋斗,金属所已经进步成为国内享誉海内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范围要紧的研究基地,也是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人才的要紧基地。

    自2015年开始金属所研究生教育归口到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按中国科技大学招生、培养和授与学位。

    金属所以“革新材料技术、攀登科技高峰、培育杰出人才、服务经济国防”为使命。以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这类材料的结构、性能、使役行为及其防护技术,并重视材料制备、加工及工程化研究。金属所已初步形成基础、应用、开发的新格局: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室为核心,瞄准国际前沿,解决重大的学科问题。应用研究以沈阳先进材料研究进步中心、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为核心,为国家重大策略需要解决重点性的技术问题。

    金属所研究生教育坚持“水平第一,精品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水平位居同学科前列。
    1997年获准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与博士及硕士学位。在2003年、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金属所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综合排名均列全国第二。设立于1989年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是授与中国科学院在学研究生的最高荣誉,到今天金属所有28人获此殊荣,居全院研究所前列。在全国出色博士论文评选中,金属所共有11篇论文获奖。

    金属所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200余名,博士生导师81名,两院院士6名,国家杰出年轻人基金获得者14名,出色年轻人基金获得者5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支持者3名,“万人计划”支持者6名,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支持者41名,入选“年轻人千人计划”支持者3名;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和配套齐全的科研仪器设施;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学术团体和企业打造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关系;具备浓郁的学术环境和宽松的学术环境,是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和深造的理想选择。

    金属所还为在学研究生建有配套好的学习、体育、文娱、生活设施和标准间公寓,设立了各类研究生奖学金,其中奖助学金总额硕士生最高4.2万元/年,博士生最高7万元/年。

    有关招生简章、政策、需要等信息将在金属所研究生部和中科大网站上公布。

    2、联系方法地址:沈阳沈河区文化路72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部

    邮编:
    110016

    联系人:李老师,魏老师,侯老师

    电话:********

    传真:********

    网址:www.gs.imr.ac.cn,www.imr.cas.cn,yz.ustc.edu.cn

    E-mail: ********

    QQ群: ********

    微信公共平台:

    3、招生专业介绍、研究方向及导师

    序号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导师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部01材料疲劳与断裂机制张哲峰研究员

    张鹏副研02纳米结构金属材料变形行为与机理卢磊研究员03新型微纳器件材料使役行为与失效机理张广平研究员04材料形变与断裂机制计算模拟杨金波研究员05金属材料强韧化设计田艳中副研

    阳华杰副研06生物力学与仿生材料刘增乾副研

    屈瑞涛副研磁性材料与磁学研究部07低维材料中量子相变和器件研究韩拯研究员

    张志东研究员08拓扑绝缘体纳米结构的制备和输运性质王振华研究员

    张志东研究员09功能材料中的相变和熵变任卫军副研

    张志东研究员10低维材料的第一原理设计和物理性能杨腾副研

    张志东研究员11自旋轨道耦合对费米超流系统物理性质的影响周可召副研

    张志东研究员12薄膜中的交换耦合、磁电耦合及其输运性质刘伟研究员13铁电薄膜的制备与评价王占杰研究员催化材料研究部14纳米催化机理与表征苏党生研究员

    刘洪阳副研15计算化学与模拟李波副研16功能材料表征张炳森研究员固体原子像研究部17基于铁电极化的量子材料构筑及其亚埃尺度结构特质*马秀良研究员18智能材料微结构研究*叶恒强院士

    杨志卿副研19金属材料基因组基础*王绍青研究员

    马尚义副研20钙钛矿氧化物功能薄膜亚埃尺度的界面结构特质*朱银莲研究员21航空材料中形变和相变的电子显微学研究*杜奎研究员22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郑士建研究员23无机复合材料的界面精细结构*贺连龙研究员24钙钛矿结构铁性氧化物显微结构与性能的计算模拟*王宇佳副研

    马秀良研究员25镁合金中长周期相的显微结构与缺点特点*邵晓宏副研

    马秀良研究员钛合金研究部26钛合金复杂变形过程的模拟与优化*徐东生研究员

    柏春光副研工程合金研究部27钛合金氧化第一原理研究*胡青苗研究员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28金属结构材料的计算设计陈星秋研究员先进炭材料研究部29绿色能源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尹利长副研

    成会明院士080502材料学非平衡金属材料研究部01金属材料的表面纳米化*卢柯院士

    史亦农副研02多尺度纳米结构金属材料制备与性能*陶乃镕研究员03梯度纳米结构金属的应用基础研究*王镇波研究员04非晶合金涂层制备、性能及工程化应用*王建强研究员05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徐坚研究员06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张海峰研究员07非晶合金*李毅研究员08金属纳米材料的变形机制与结构稳定性*李秀艳研究员

    卢柯院士09纳米多孔金属智能材料*金海军研究员10非晶合金制备及成形王爱民研究员11金属纳米材料的使役行为*韩忠副研

    卢柯院士高性能陶瓷研究部12纳米超级隔热材料*王京阳研究员13导电功能陶瓷薄膜*王晓辉研究员14极端环境陶瓷防护涂层*张洁副研15先进陶瓷的高通量设计*王杰民副研

    王京阳研究员16超高温陶瓷材料*李美栓研究员

    钱余海副研环境功能材料研究部17环境功能材料*李琦研究员18薄膜电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探索刘志权研究员19微电子微纳互联材料的制备、性能和表征*祝清省副研先进炭材料研究部20新型能源材料的制备科学*成会明院士21石墨烯的制备与物性研究*任文才研究员

    马来鹏副研22碳纳米管的制备与性能*刘畅研究员

    侯鹏翔研究员23太阳能光催化材料*刘岗研究员

    康向东副研24智能电化学储能器件研究*李峰研究员

    孙振华副研25纳米碳基电子器件*孙东明研究员26催化剂与碳纳米管的精细结构关系研究*汤代明研究员

    刘畅研究员27纳米炭复合材料的电热功能特质研究*曾尤研究员高温合金研究部28单晶高温合金设计与制备张健研究员

    张少华副研29先进单晶高温合金的力学行为楼琅洪研究员

    李辉研究员30高强抗热腐蚀单晶的研究郑志研究员

    刘恩泽副研31先进高温材料及凝固技术研究于金江研究员

    刘金来副研32先进单晶高温合金设计与凝固技术李金国研究员

    刘纪德副研33高温合金组织表征与性能优化*袁超研究员

    侯介山副研34复杂铸造型腔制备工艺的研究刘恩泽副研

    郑志研究职员程合金研究部35宽温域多功能钛合金研究*郝玉琳研究员

    李述军研究员钛合金研究部36微量元素对钛铝涡轮叶片性能的影响*杨锐研究员

    崔玉友研究员37深海用高强钛合金韧化研究*雷家峰研究员

    马英杰副研38核级锆合金晶体学研究李阁平研究员393D打印钛合金组织调控*王清江研究员

    陈志勇副研40非连续长纤维增长聚合物复合材料隋国鑫研究员41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究*王玉敏副研

    张旭副研

    功能薄膜与界面研究部

    42低维材料成长设计与应用*姜辛研究员

    邱建航副研43半导体薄膜与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姜辛研究员

    刘宝丹研究员44纳米结构热电材料和能量转换器件*邰凯平研究员专用材料与器件研究部45先进航空发动机封严涂层的摩擦学设计段德莉研究员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46变形镁合金加工工艺、再结晶与织构形成机制陈荣石研究员080503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01先进高强高韧耐磨钢材料研究及其制备工艺开发*李殿中研究员

    胡小强副研02高性能钢铁材料组织与性能控制王培副研

    李殿中研究员03稀土钢机理研究与工程应用*栾义坤副研

    李殿中研究员04高性能核用焊材研制陆善平研究员05外场用途下焊缝凝固行为研究董文超副研非平衡金属材料研究部06轻量化结构中的异种材料焊接技术*倪丁瑞副研

    马宗义研究员07纳米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王东副研

    肖伯律研究员剖析测试部08材料无损测试与评价蔡桂喜研究员材料表面工程研究部09复合防护涂层裴志亮副研

    孙超研究员10材料耐久性防护及工程化李京研究员

    魏英华副研11高温防护涂层姜肃猛副研

    宫骏研究员12太阳能储热介质的腐蚀与防护涂层研究*崔新宇副研13藕状铜的表面改性研究杜昊副研14高温防护涂层研究孔令艳副研特殊环境材料研究部15新一代耐高温耐腐蚀核用结构材料戎利建研究员

    陈胜虎副研16特种薄膜刘实研究员

    熊良银副研17环保易切削不锈钢姜海昌研究员

    宋元元副研18四代核电快堆用抗辐照材料研究马颖澈研究员

    刘奎研究员19材料的超纯冶金技术研究陈波副研

    刘奎研究员20微重力环境下材料科学与实验技术研究罗兴宏研究员材料特种制备与加工研究部21结构化催化剂张劲松研究员22多级孔陶瓷材料杨振明研究员23合金凝固*赵九洲研究员24焊接水平控制技术陈怀宁研究员25甲壳素基生物材料赵岩研究员精密管材研究部26新型圆珠笔用不锈钢孔凡亚研究员

    都祥元研究员专用材料与器件研究部27新型磁兼容医用金属材料任伊宾副研28口腔种植体的微生物腐蚀研究徐大可副研29陶瓷基复合材料汤素芳研究员30高强钢中合金元素的微观偏聚效应研究王威副研31先进材料本构和成形极限理论模型及其应用宋鸿武副研32可溶解铝合金汪伟副研33抗菌不锈钢的成形性能研究杨春光副研34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王全兆副研

    马宗义研究员高温合金研究部35一种难变形高温合金的超塑性变形研究张伟红副研

    孙文儒研究员36一种新型低膨胀高温合金的组织控制研究刘芳副研

    孙文儒研究员37高温合金复杂构件的组织与性能控制李应举副研

    杨院生研究员38高性能轻合金的成分设计与性能优化罗天骄副研

    杨院生研究员0805Z1 ★腐蚀科学与防护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室01纳米智能防腐技术*李瑛研究员02纳米复合涂层彭晓研究员

    董志宏副研03激光增材制造彭晓研究员

    谢玉江副研04熔盐电化学曾时尚研究员

    刘会军副研05耐腐蚀硬质涂层研究辛丽研究员06物理气相沉积高温涂层研究*朱圣龙研究员

    沈明礼副研07新型缓蚀剂制备与性能杨怀玉研究员08电化学材料技术刘建国副研09超高温热障涂层研究鲍泽斌副研10智能电化学制造杜克勤副研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11材料的腐蚀行为与损伤评价韩恩厚研究员12基于响应的自修复型涂层史洪微副研13材料的力学化学交互用途王俭秋研究员

    张志明副研14腐蚀控制技术研究赵健副研

    柯伟院士15腐蚀与磨损的交互用途*郑玉贵研究员16微生物对金属大方腐蚀影响王振尧研究员

    韩薇研究员17力与大方腐蚀的协同用途王振尧研究员

    潘晨副研18自然环境腐蚀*孙成研究员

    许进副研19耐温耐蚀纳米复合涂层研究王震宇副研

    刘福春研究员20工程结构腐蚀的仿真计算王海涛副研

    注:

    1、以上研究方向均可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带*研究方向需要硕博连读。

    4、初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921大学物理或922物理化学C或923材料力学

    5、复试方法

    1、复试原则

    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使用多元化的考察方法办法,确保生源水平。

    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完善,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坚持全方位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方位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与革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量化,综合素质考核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2、复试内容

    为提升复试工作有效性,并依据我所的学科特征,确定复试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①大学阶段学习状况及成绩;

    ②专业课笔试;

    ③专业面试;

    ④英语听说能力测试;

    ⑤革新精神和革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①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

    ②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质工作表现等方面的状况;

    ③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精神和身心健康状况;

    ④人文素养;

    ⑤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复试形式

    1)专业课笔试

    ①专业课笔试原则上根据专业常识综合考试的形式进行。必答卷部分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与测试,主要针对理工科类有关常识的理解和应用。选答卷部分针对物理、材料、加工、化学四大学科门类进行命题,考生可任选一类回答。考试内容及参考书见下表:

    名字课程名字参考书及编者出版社物理类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学》方俊鑫、陆栋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固体物理学》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类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武大、吉大等校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类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加工类材料成形原理《材料成形原理》陈平昌、朱六姝、李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材料成形原理》吴树森、柳玉起主编第2版

    各门类参考教程可任选其一。

    ②考试形式为闭卷,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专业面试

    ①根据考生本科所学专业及考试报名类别分成若干有关专业组,进行分组复试。

    ②各专业组由至少5名有关研究方向具备副研究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组成面试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面试,每组设组长1名。

    ③面试主要采取问答形式。主要考核考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和革新能力等,并对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与工作营业额进行考察。考试时间20分钟左右。

    ④面试过程中,每位老师均要进行书面记录。每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考核小组简短讨论后,每位主考教师当场独立评定分数。计分原则是考生的初评分为所有主考教师给定成绩的平均分。为保证各组评分的可比性,各组评分使用统一的量化标准。

    ⑤各专业组面试结束后,由组长组织主考教师对全组考生初评分状况进行复核,对多数主考教师有异议的考生,由全体主考教师对照书面记录和比较全组考生状况进行充分讨论达成一致建议后重新独立评分,按计分原则得出考生的最后专业面试成绩。

    ⑥如需对考生进一步考查时,可第三另行组织专业面试。

    3)英语听说能力测试

    ①主要测试考生听音辨义、理解平时交谈内容、与是不是能运用外语常识与技能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考试时间8-10分钟。

    ②测试分组进行,每组设两位主考教师。

    大学阶段学习状况及成绩、革新精神和革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贯穿于审察考生提交的有关证明材料、政审与复试每个环节中进行。

    4、同等学力考生复试

    对同等学力考生,须严格复试。应加大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加试的闭卷笔试科目为2门,加试科目不能与初试科目相同,由我所自行组织命题,难易程度按大学本科教学大纲的需要学会。每门科目考试时间3小时,试题满分为100分。加试科目及参考书如下表:

    加试科目参考书及编者出版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赵品、谢辅洲、孙文山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材料剖析测试办法《材料剖析测试技术》周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5、体检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拟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建议》和教育部、卫生部拟定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测试有关问题的公告》推行。

    6、提交材料

    参加复试的考生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①参加复试的考生应携带准考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身份证,备复试报到及参加复试各环节时查验;

    ②本科毕业学校教务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的考生大学本科课程成绩单;

    ③政治审察材料,应届毕业生由考生所在学校院系学生办公室出具,非应届毕业生由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

    ④反映考生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

    ⑤考生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科研成就及其它原创性工作成就的证明材料原件或复印件;

    ⑥考生的主要获奖证书;

    ⑦考生简历;

    ⑧其它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7、复试成绩及最后成绩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40%+专业面试成绩×45%+英语听说能力测试成绩×15%。

    最后成绩满分100分,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后成绩=&pvide;2。

    6、录取

    依据考生总成绩,结合考生大学期间学习成绩、革新精神和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及我所专业需要等进行综合排名择优确定拟录起名字单报批。为保证招生水平,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任一门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不计入总成绩,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7、调剂

    金属所各专业在生源不足的状况下同意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发布。

    8、学费收费标准

    8000元/学年。

    以上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中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研究生招简、目录。另外,中公考研提醒大伙2018考研招生简章、2018考研招生目录、2018考研参考书目与2018考研大纲已经出来。同时,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课程,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考研梦想帮助!

    推荐阅读》》》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持续更新中......)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全国各院校2018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方法

    全国各院校历年考研报录比

    精华推荐》》》

    考研暑期复习备考手册

    考研暑期集训营

    考研容易见到问题

    各大院校历年报录比

    择校择专业指南

    各大院校招简|目录|书目

    考研历年复试分数线

    奖助学金政策解析

    考研历年考试试题库

    专科生考研备考指南

    跨专业考研热点专业解析

    保研攻略|保研课程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