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同等学力考研知识

点击数:426 | 发布时间:2025-05-06 | 来源:www.qubieshu.com

    2018考研交流群:438424323

    “学力”和一般所说的“学历”之间有细微的差别。学历一般是指大家在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行学历教育、有国家认同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同意科学、文化常识练习的学习历程。

    国内高等教育方面的学历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从学历系列上讲主要包含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五个方面。

    同等学历指具备与某级教育相同层次的学历或者获得同级教育但非同一学科、专业的毕业证书。如:一般觉得,国内中等专业学校或者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和普高毕业生具备同等学历。

    而本科同等学力是指未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但业务水平能达到或基本达到本科毕业生水平的生源。凡不持有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均属同等学力。

    什么是同等学力考研?

    答:国家教育部规定:考生在考试报名研究生时需要具备大学本科毕业的水平。换言之,假设考生考研成功之后入学时拿不出本科毕业证书,就只可能以同等学力身份参加考研。

    同等学力考研有什么政策规定?

    答:

    同等学力考试报名研究生的基本需要是: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2年以上。这种考生也可称之为大专生,包含普通高校、成人高考、自学考试或国家承认学历的其他形式的专科毕业生。

    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依据本单位的培养目的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需要的职员。这个规定是必要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专科毕业两年是考试报名研究生的基本条件,各招生单位还将在此基础上对同等学力做出具体的规定和需要。

    这类具体规定和需要在每个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里都有明确规定,一般每年都会变化。假如你有心参加考研,那样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应该是去你心仪的院校的招生网站上查找招生简章,依据简章需要做好相应筹备。

    一般而言,如此的规定有:

    修完所考试报名专业的大学本科要紧课程,报名时需出具有关成绩单。在具体需要上,有些学校需要考生需要过5门以上本科阶段要紧课程,有些需要8门以上,有些需要10门以上,还有些需要需要在本专业专升本并过本科阶段的所有要紧课程。所以,并非只须专业毕业两年就能考试报名了,考生应详细知道招生单位的具体需要并提早做好筹备。在报名前应到本科阶段就读学校开具由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证明单。自学考试生到自学考试办开具证明。

    英语达到本科毕业水平。招生单位对英语水平的需要各不相同,只有少数学校对同等学力考生的英语水平做出特别规定。

    需要发表论文或有科研成就。在招生录取上会有灵活或变通的形式来处置,譬如只须考生出示论文,并未必要发表。考生在复试时只须可以提供足以证明自己水平的材料,譬如论文、科研创造等材料即可。也有少数学校虽然在招生简章中做此需要,事实上并无需论文。

    一般不允许跨学科考试报名。

    成人教育应届毕业生,因为成人教育应届本科生考试报名时,即每年的11月中旬,并没获得本科学历,所以只能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试报名。这一点不同于全日制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普通高校的应届本科生可以以本科生的资格考试报名。成人教育本科往届生可直接以本科生的资格考试报名。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也按同等学力对待。

    只须你达到上述需要,你就有条件参加研究生考试。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招生单位都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但也有部分招生单位的部分专业不招收,这是依据不同专业对考生不一样的需要而确定的。譬如部分院校的外语、法律等专业因为需要较高而不同意同等学力职员考试报名。这样的情况毕竟是极少数,考生需趁早了解招生单位的具体需要。

    以上是中公考研记者考生收拾的2018年同等学力考研知识,期望对大伙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寒假集训营、精品网课、2018乐学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还会依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剖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考研梦想帮助!

    推荐阅读》》》

    2018考研基础定义一点通
    2018考研考什么科目?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