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学习交流群:410257364
1、注意复习顺序
历史学是一门十分看重时间和顺序的学科,历史就是每个世代的依次交替,就是各代前后相承,又不断损益的结果。东汉王充曾说:“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历史是一环扣一环的,要看了解来龙去脉,需要追本溯源。提醒考生要根据历史的先后顺序复习:古时候史-近现代史、中国史-世界史,如此既能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又便于联系记忆。
汇总了历届《历史学基础考试概要》的需要,试题考查内容主要包含四大科目,这四大科目及各自所占的比率分别是:中国古时候史 约30%、中国近现代史 约20%、世界古时候中世纪史 约20%、世界近现代史 约30%。有的同学在复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先挑分值比重较大的世界近现代史来看,然后再看世界古时候中世纪史。在基础阶段,这种复习顺序是大忌。
2、参照大纲,把握框架
相对于世界古史而言,世界近代史的脉络并非十分的明晰,相反会叫人感觉有的乱,没办法理出一个大概的思路。更夸张的是,几乎每本参考书都是根据各自的线索串联,每本书的内容都不同,这也更增加了理出大概常识框架的困难程度。因此,建议大伙最好依据大纲所列的框架来记。
在熟知框架的基础上再往里面套具体的要点,并结合参考书进行复习。
8月份结束世界通史开始复习中国史的同学,或许会感觉中国古时候史的框架要比世界近现代史的框架明了一些。就中国古时候史而言,其顺序无外乎就是“先秦&mdash秦汉&mdash三国两晋南北朝&mdash隋唐&mdash两宋金辽&mdash元&mdash明清”。无论是复习世界史还是中国史,学会的要点都是不变的。第一要有一个总体的框架,然后再逐步理解,如此有了总体的定义和宏观的把握,回答问题时也困难被困于一个有限的范围。
3、 从每个角度把握史实关系
第一,应该注意要点之间纵向的联系,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势头。也就是说是有关要点的进步脉络。譬如中国古时候的赋税规范的演变,皇权与相权之争,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工业革命等。三年以来,考试中加大了对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剖析考查了自唐代以来科举规范的演变,2009年考查了19世纪将来全球民族国家打造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要点的进步脉络有比较明确的思路。
第二,应该注意要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就是过空间拓展的方法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区域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剖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有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譬如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与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现了改革运动等等,过这种横向的联系比较,加深了对要点的理解,也把握了历史的宏观面貌,2007年考查了首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做到以上三点,相信你复习时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思路,不会再云里雾里了。但,巧记并不等于不记,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记得更快、更牢、更活。最后,祝你早日收到理想院校的公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