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字 | 学分 | 备 注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
4 | 00537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6 | |
5 | 00538 | 中国古时候文学史(一) | 7 | |
6 | 00539 | 中国古时候文学史(二) | 7 | |
7 | 00540 | 外国文学史 | 6 | |
8 | 00541 | 语言学概论 | 6 | |
9 | 00037 | 美学 | 6 | |
10 | 00812 |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 4 | 考生任选二门。免试英语(二)者另选总数高于14学分的加考课程。 |
11 | 00819 | 训诂学 | 5 | |
12 |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 5 | |
13 | 00814 | 中国古时候文论选读 | 4 | |
14 | 00815 | 西方文论选读 | 4 | |
15 | 00820 | 汉字学概论 | 5 | |
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
合计 | 66以上 |
高等教育自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考试计划(2024年版)1、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考是国内高等教育基本规范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国内高等教育体系的要紧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是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新年代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的需要,立足“人格完善、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方位”目的,培养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本专业依据高等教育自考的特征,重视培养考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好人文素养,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2、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自考本科层次,属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专业种类为专升本,在大体上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相应专业的水平需要一致;各门课程考试以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每门课程考试及格后,获得该课程相应的学分。凡获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13门课程合格成绩,学分累计达到73学分,其他考核及思想品德经鉴别达到毕业需要的,发给高等教育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符合主考学校学士学位授与规定的,可申请授与文学学士学位。
3、培养目的与基本需要培养目的: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革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进步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学会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入门知识,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备初步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可以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汉语言文学运用有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基本需要:本专业需要学会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入门知识,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具备肯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和革新能力,与初步从事本学科研究并能综合运用所学常识进行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4、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50101 专业名字: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字 | 学分 | 备注 |
1 | 15040 | 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4 | 00037 | 美学 | 6 | |
5 | 00536 | 古时候汉语 | 8 | |
6 | 00537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6 | |
7 | 00538 | 中国古时候文学史(一) | 7 | |
8 | 00539 | 中国古时候文学史(二) | 7 | |
9 | 00540 | 外国文学史 | 6 | |
10 | 00541 | 语言学概论 | 6 | |
11 | 13156 | 文学概论 | 6 | |
12 | 10073 | 修辞学 | 6 | |
13 | 00812 |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 4 | |
14 | 15012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5 | |
15 | 10165 | 汉语言文学毕业考核 | 考生应选择以下四类实习之1、 (1)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习; (2)媒体或文化、出版机构实习;(3)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 (4)与专业有关的调查活动。进行短期实习,按主考学校需要,提交3千字左右的实习报告。 | |
16 | 10196 |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
总学分 | 76 |
1.美学
美学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艺术和审美活动的性质、规律、特点、基本审美范畴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知道美学的系统理论常识,能运用美学理论剖析和评价具体的审美和艺术现象,培养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情操,提升理论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提高生活境界。2.古时候汉语
古时候汉语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古时候汉语入门知识及其应用和古文阅读实践,包含文字、词语、语法、古文阅读、古文今译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对古时候汉语的特征有较全方位的认识,学会传统文言进步的基本规律,初步拥有阅读和理解浅近文言文的能力。3.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现代文学的进步经历及其总体面貌和基本特点,与现代文学要紧作家、作品和流派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学会中国现代文学的入门知识,正确认识中国现代社会文化进步和社会革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对现代白话文的阅读理解和剖析能力。4.中国古时候文学史(一)
中国古时候文学史(一)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四个部分,以经典作品、作者为线索,主要讲授不同年代文学理念、文学思潮的兴替,与文体和创作特点的演变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知道中国文学自先秦到五代的发生进步历史,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学、文化,培养中国传统文学素养及弘扬中华出色传统文化的能力。5.中国古时候文学史(二)
中国古时候文学史(二)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按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近代文学五个部分,以经典作品、作者为线索,主要讲授不同年代文学理念、文学思潮的兴替,与文体和创作特点的演变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知道中国文学自宋代到近代的进步演变历史,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学、文化,培养中国传统文学素养及弘扬中华出色传统文化的能力。6.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欧美文学的入门知识和进步线索,与亚非和拉美文学的进步概况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学会外国文学的进步规律、审美过程及人物性格的进步,正确评价欧美文学主要进步阶段的代表性思潮、流派、作家和作品,开阔文学视线并提升剖析和阐释能力。7.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入门知识,与各种语言现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初步拥有运用语言学的理论与科学办法,剖析肯定语言现象、语言结构和语言变迁的能力。8.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文学观念、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文学的风格、文学创作、文学同意和文学的源流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学会文学理论的定义和范畴体系等入门知识,初步形成剖析文学现象和解决文学实践问题的理论思维模式,基本拥有运用文学理论去阅读、剖析和评价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学习文学史和从事文学批评打下理论基础。9.修辞学
修辞学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汉语修辞的基本特点、修辞学的学科归属、修辞与语法、语音、词语、心理、逻辑的基本关系,与容易见到修辞格、消极修辞、语体风格、修辞学与写作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加深理解现代汉语的本质及其运用,提高交际、认知和审美水平。10.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进步课程。本课程主要对老舍的生活道路和思想进步进行细致分析,同时品读鉴赏老舍的包含小说、话剧、散文、杂文和诗歌等多种文体形式的经典作品。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既能赏析经典作品的艺术魔力,又能在整体上领略文学家的风采,把握现代文学进步的精神轨迹,培养考生的问题意识和深入考虑的能力,激起阅读兴趣,学会文本剖析的基本办法,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1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进步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当代国际教育界课程和教学的科学研究成就,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对语文教学的五个范围——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学习,进行具体讲解和示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考生学会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能进行语文各课型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6、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需要
高等教育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实践性环节综合考核包含:汉语言文学毕业考核、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其考核需要如下。(一)汉语言文学毕业考核
1.考核目的:通过实践考核,让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常识,独立剖析和解决实质问题,也是知道社会、服务社会的一种学习技巧,为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奠定基础。2.考核内容:运用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入门知识、基本技能及有关人文学科入门知识,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部门等从事文化、宣传、教学、新闻、管理等方面的实习工作。
3.考核方法:在以下四类实习中选择一类进行短期实习(1)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习;(2)媒体或文化、出版机构实习;(3)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4)与专业有关的调查活动。4.考核标准:累计实习时间高于15天。按主考学校需要,考生应如实记录实习内容和技巧领会,实习结束应提交3千字左右的实习报告。主考学校依据实习报告及实习单位建议,以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综合评定考核成绩。
(二)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按本专业学历规格需要,为达成专业培养目的,对考生运用所学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剖析、解决实质问题能力进行综合性实践考核。经申请准予参加考核的考生,应按主考学校有关规定及选派教师的指导,通过查阅并合理借助有关资料,由本人独立完成重复率测试达标的有关语言与文字、文学与写作、美学原理与艺术理论、语文教育与教学等选题的毕业论文,务必主题鲜明,需要看法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层次了解、语言流畅、资料详实、格式规范,且不能抄袭造假。毕业论文正文不少于8000字,经评审合格方可参加答辩。考核成绩使用百分制,依据论文评阅成绩和答辩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7、其他必要的说明无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