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层次高校解析 你造吗?

点击数:211 | 发布时间:2025-01-26 | 来源:www.nurll.com

    “34所”

    “34所”即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因此简称“34所”。这个名词是从2002年开始的,到目前有12年的历史了。国家颁布这个政策的目的是给予这类大学在招生的时候有更多的优势,可以让学校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有更大的自主权。学校依据考试报名自己学校考生的状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学校确定后上报教育部备案就能了。参看这类年的状况,“34所”的分数线都在国家分数线公布之前公布,时间最长的可以相差两周。

    一般而言,“34所”因为分数线公布得早,其复试要比其他院校要早。对于考生来讲,这个时间差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那些需要调剂的同学。举例说明,A考试报名“34所”之一的北京大学,在3月十日了解自己未能达到北大的自划分数线后,就可着手进行调剂,而不是如非“34所”高校的学生要在3月25近日后,了解自己是不是能过国家线,方能着手进行调剂。

    一般而言,非“34所”高校的学生是不可以调剂到34所高校的,不考虑学校实力缘由,只是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

    “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这就是考生可以钻的“空子”,事实上如此的空子并不少,特别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文科类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即便是其优势专业,如此的空子也不少。如,北京师范大学近几年的文学复试分数线都是50分,要远低于国家线的55分或54分。2013年北京大学文学的复试分数线总分是340,而文学国家线的总分是350。

    “985”

    “985”的过生日和北京大学是同一天,只不过生的时间晚了100年。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要有若干所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此,教育部决定开始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并以******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时间命名为:“985工程”。

    现在“985”高校有39所,其中34所是上文中的“34所”自划线高校,这就意味着“985工程”高校中有5所并不是自主划线的高校,而是根据国家线来划定其复试分数线。这也是考生需要引起注意的,由于自划线一般都要远高于国家线,“34所”的角逐更大一些,因此有不少考生既需要考试报名“985工程”高校又期望角逐没那样大,于是便会把目的瞄向这5所高校。

    这5所不太一样的“985工程”高校是: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C9”

    刚开始只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确觉得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获得教育部18亿元的拨款,之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申请进入“985工程”,使得第一批的“985工程”高校形成了2+7格局。2009年十月,这9所大学的校长经过讨论,决定学习美国常春藤和英国罗素盟校、澳大利亚G8模式,成立学术网盟“九校网盟”, 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 协议内容主要包含互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互相承认所修学分;举办暑期学校,扩大“九校网盟的影响”,与美国常春藤网盟、英国罗素盟校、澳大利亚G8紧密合作;成立网盟网站,博士学位论文互评等内容。C9在一定量上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最顶尖实力。

    “211”

    “211”的意思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将全国各地挑选出的约100个高等学校设立为重点高校,这类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211”诞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0年开始酝酿,酝酿过程经过国家教委、国务院、直至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讨论最后定型,1994年开始启动预审,1996年确定第一批名单,2011年,“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共有学校112所,不再新增学校。

    对于有志于读研的学子来讲,需要对“211”这个定义提起看重。这里暂不讨论“211”在复试中的潜在影响,单说直接影响。在推免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大学的学生,如《四川大学2013年接收校外出色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方法》申请条件中就明文规定“学生所在学校原则上应为‘211工程’及以上层次院校”,如此规定的学校不在少数。调剂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工程”大学的调剂生,如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的调剂方法中几乎需要校外调剂的专业都需要:学生所在学校原则上应为“211工程”及以上层次院校。国内的不少顶级大学在招聘教师的时候,虽然大多未明文规定招聘对象的出身,但据笔者知道不少高校在实质操作中需要本硕博的学校中需要至少一个“211”两个“985”。

    考生应该注意,“985”高校全部都是“211”高校。

    “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

    在“985”高校和“211”高校中间还有一些学校是“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高校,这类高校的层次在“985”高校和普通的“211”高校之间。“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项目高校从是“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是“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选择。“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建设项目主如果在行业特点型大学的全国顶尖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革新平台,以解决国家和行业进步急切需要的重点范围和重大需要,从而大力提升建设学科的科技革新能力和解决经济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的能力,塑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群。

    “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基本上是没历程过合并重组的行业特点型大学,学科精度极高,拥有一至两个全国顶尖的学科,在行业内认同度极高,具备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只有国家里央部委直属的“211工程”高校才有资格获得“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

    “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高校名单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中央部委直属高校

    上文中提到只有国家里央部委直属的“211工程”高校才有资格获得“985工程优势学科革新平台”。在这里有必要厘清“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的定义,其实在“985”“211”时尚之前,这个定义引用率非常高。

    中央部属高校是中国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的简称,是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国内直属管理一批高等院校,其中教育部直属的最多,有75所。其他部委直属的都比较少,最多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等学校7所,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最少的仅有1所,如外交部直属的外交学院、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直属的中国年轻人政治学院、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北京体育大学等。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并不是全部具备硕士招生资格,其中有一些高校是仅具备本科招生层次和专科招生层次的高校。

    对于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就是硕士的补助即国家奖学金了,现在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为每月1000元,各校对博士研究生发放普通奖学金时,原则上可按上述标准向下浮动200元;硕士研究生奖学金标准为每月500元,原则上可按上述标准向下浮动100元。

    “小211”

    2012年十月十日,河北大学在其官方网站上更新资料,称学校“是国家‘小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他不少“小211”高校的学生也开心地称,可以借此“洗白”原来非“211”的身份,扬眉吐气了。从2012年开始,国内进步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组织推行重点扶持一批有特点有实力的区域省部重点大学,也称“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目前这一工程内的高校分布如下:东北区域12所,华北区域15所,华东区域10所,华中区域19所,华南区域8所,西北区域17所,西南区域19所,共100所。这一工程开始不久,会有什么影响还尚未可知。笔者预估,可能对考生的实质影响不大。

    副部级大学

    这个相对简单,只不过从高校校长的行政级别来进行划分。有31所高校行政级别都为副部级,加上副大军区级的国防科技大学共计32所。这对于学生没什么直接的影响,不过从行政级别可以看出学校的行政地位和国家的看重程度。这32所高校也都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本1、本2、本三

    其实这个划分是按高考考试录取批次来定的,在剖析考研考试报名高校时一般不需要这个定义,只不过考生处于惯性,一定量上还会这么剖析。它对考研选择院校没太大参考价值,而且不一样的省份其对本1、本二高校的划分有所不同。由于某个大学招生时所在的本科录取批次是由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依据当地招生工作的实质,与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习历史、生源状况和国家重点保障的学科等状况,经与有关高等学校协商后划分的。如河北大学在河北招生时是一本,但在一些省份是二本。

    全国重点大学

    “全国重点大学”作为一个固定称谓,已经是一个历史上的定义了,指中国境内被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1959年,《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所高校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国务院《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最后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8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

    在大学本科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1、本2、本三批次录取之前,大学招生分为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目前的重点大学定义和历史的重点大学定义有非常大的不同,目前大伙所说的重点大学一般指包含“985工程”大学在内的“211工程”大学和一些省属重点大学,范围比之前的88所要大得多。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