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30天,不可忽略的“小问题”

点击数:187 | 发布时间:2025-01-26 | 来源:www.v-rules.com

    “小问题”是针对漫长的考研备考过程而言,这类问题好像每隔一个阶段总会遇见,可是“小问题”出目前后30天的终极冲刺中,却又不可忽略,还期望这篇文章能帮大伙解决这类要紧“小问题”!

    “小问题”1、慌了神

    考研让考生们站在了生活的又一个十字路口上,每一个人将为我们的前途做出选择和努力,在进入考试前30天,同学们的远大“志向”都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每一个考生 都期望能从容不迫地跨进考场,并在考试时沉着,冷静,充分发挥我们的高水平。然而,遗憾的是有不少人每逢重大考期临近时,就陷入了极度的紧张和焦虑不安 的情况。

    在这温馨提示大伙:临考试前,心中偶有紧张、慌乱实为在所难免。维持适合的紧 张能刺激大脑,使思维维持肯定的活跃状况,这是十分正常的,对考试也是有利的。但如果是过度紧张,将影响考试发挥,因此需要在同学们考试前做适度的调节。考研 考查的常识多而杂,千万不可以在时间安排上乱了阵脚,建议考生在考试前拟定一份详细的冲刺复习、作息时间表,在后30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小问题”2、深陷“题海战术”

    这期间里考生极容易陷入到“题海战术”中,而考试前的一个月是消化、吸收要点的佳时期,选择考试试题要少而精,选择具备代表性的考研进行练习。

    做题的过程中要反复琢磨它涉及到什么入门知识,这类入门知识又是怎么样运用到材料当中,怎么样与材料相结合,学会了正确解法,考生的 答卷能力自然就得到提升。这里建议考生在会后阶段可以采取限时练习,来提升反应速度和准确度。“限时练习就是为了维持手感,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既增加第 一时间正确解题的反应速度,又增加解题的准确度。”复习应侧重于提高空间大的科目,譬如:较好科目的成绩能达到80%,而某科只达到60%, 那就应该侧重于后者或是侧重识记比率较大的科目,如政治。

    “小问题”3、过度偏重弱势科目和难点

    进入考试前一个月时,考生们一般已经自我进行了多次模拟试题,对于考试即使说不上是轻车熟路,但也算是身经百战。不少考生在后复习中,都把重点放在我们的 “错题本”或是很弱势的科目上。在此提醒广大考生,考试前必须要掌握“取舍”,不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弱势科目或是一直都弄不了解的问题 上,对于弱势科目、题目的过度关注,在解答优势科目答题时就会发现自己没感觉了。

    所以建议考生,在后一个月不可以单独复习我们的强势学科或弱势学科,要做到强弱并进,不过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有肯定的轻重,在比较要紧,或者容易获得进步的学科上可以适合多分配一些时间。

    “小问题”4、死记硬背

    不少学生觉得政治偏于记忆,但其实,冲刺阶段靠死记硬背对分数提高的成效并不大。考生在复习政治一科时,要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对于后冲刺阶段来讲,查缺 补漏、勤翻“错题本”是尤为重要的。建议考生勤于考虑常识、学科之间的联系,考虑所学常识与所面临问题之间的联系,并对头脑中已有些常识进行一个总结和概 括。

    一些考生在冲刺阶段的自我模拟训练中表现并不理想,但也不要舍弃,由于在这期间内提高是快的,考生要尽可能多背一些要点。

    “小问题”5、只重

    由于时间有限,所以在复习临考的后一个月,有的考生针对做着一遍遍的训练,也有的考生选择很多的难点偏题和怪题进行训练,另外还有不适合无目的性的选 择一些参考资料来训练。考研冲刺复习阶段好的办法是对过去做过的很多训练进行回顾和整理,对易出错的、有代表性的、或者题 型较新的习题进行重复学习。在考试前一个月时间里,考生要过模拟试题,打造起考研的步伐感,并找出盲点,准时弥补,防止在考研中第三失分。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