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

点击数:830 | 发布时间:2025-01-05 | 来源:www.chatwz.com

    2016考研学习交流群:********

    全国各大院校201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已陆续公布。为了便捷各位考生查找,中公考研为大伙发布各大高校考研招生简章,期望大伙持续关注。以下为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

    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漂亮的海滨城市——“浪漫之都”大连,依山近海,景色宜人。

    辽宁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建校64年,现在学校已进步成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中心,是辽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用途的教师教育中心。

    学校校园占地2000余亩。全校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博士生导师95人,硕士生导师476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辽宁师范大学设有23个学院、83个本科专业和方向,其中国家级特点专业6个,省级特点专业9个;5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型硕士点;1个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5个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个省重点培养学科。4个辽宁高等学校一流特点学科;9个辽宁重点学科。

    我校现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型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辽宁高等学校革新团队。“十一五”期间,我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869项,出版专著400余部,发表论文6701篇,其中被SCI网站收录579篇,被EI、ISTP、SSCI等网站收录100余篇,受理专利297项,获得各项科研成就奖励448项。

    我校设有出版社,公开出版《教育科学》、《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设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进步研究中心、国家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国家信息化培训中心、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考试中心国外计算机化考试大连考试知识点、国际日标语能力测试中心、雅考虑试中心、远程教育中心,还与15个国家和区域的80所大学、科研机构打造了交流合作关系。其中,与意大利玛其拉塔大学合作成立了意大利利马窦卫匡国研究中心;在日本国际交流研究所资助下成立了大森日本学习研究中心;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联合办学,成立了国际商学院;与香港、日本企业合作,创办了影视艺术学院;与英国奥斯特大学合作,成立了辽宁师范大学习生物制药技术研发中心;与美国哈特兰德社区学院合作,成立了国际职业学院;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设立了孔子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以“厚德博学,为人师表”为校训,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以科研为主导的革新体系,水平不断提升。全体师生职员正在为创建国内先进的教师教育特点明显的教学、科研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考生需知

    1、招生人数:我校2016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700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500人。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复试阶段或许会依据生源状况及初试成绩进行调整。

    2、考试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共的领导,品德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情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需要。)

    4.考生需要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以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专业课。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职员。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就读学校赞同考试报名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实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符合第条中的各项需要。

    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符合第条中的各项需要。

    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

    3.报名参加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符合第条中第1,2,3条各项的需要。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职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第条中的各项需要。

    考生在网报前须先核实本人的学籍、学历是不是能在学信网上查到及信息是不是正确,如不可以查到将不予准考。经考生现场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所有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复试时均须查验学生证、毕业证书、学信网上的教育部学籍、学历在线验证报告原件并验光复印件,不然不予准考。

    3、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除法律硕士、艺术硕士的学制为三年外,其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二年,均为脱产学习。

    4、怎么报名、时间、地址:

    报名包含在线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在线报名,并到报考地址现场确认网报信息、交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有关电子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的报考地址办理在线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地址办理在线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在线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现场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有关报考地址进行。

    报考地址员工发现有考生伪造证件时,应公告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有关证件。

    在线报名:考试报名2016年硕士生一律采取在线报名方法。

    1.在线报名时间:2015年十月十日至31日天天9:00-22:00。

    网上预报名日期:2015年9月24日至9月27日天天9:00-22:00。。

    2.在线报名需要: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考试报名需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地址与考试报名招生单位的网上通知需要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能修改报名信息。通讯地址主要用于寄发录取公告书等有关材料,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通讯地址须在2016年十月前有效。考生所填的通讯地址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需要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管理软件知道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按有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以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的职员,应按招生单位需要如实填写学习状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状况,尤其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考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状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置方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置暂行方法》严肃处置。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询学历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看本人学历信息。

    未通过学历校验的考生应准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地址核验。

    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在线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区域。

    考试报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在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填报本人入伍批准书编号和退出现役证编号。

    国防生和现役军人考试报名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与地方考生考试报名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知道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考试报名条件,遵守保密规定,根据规定填报考试报名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考生应按需要准确填写个人在线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不真实信息而导致不可以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能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然,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地址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交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有关电子信息。

    所有考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地址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在线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依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当地区考试报名组织状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考生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在线报名编号,由报考地址员工进行核对。考试报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退出现役证》。

    在录取当年9月1近日可获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互联网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考办公室或互联网教育高校出具的有关证明方可办理在线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未通过网上学历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认证报告。

    所有考生均应付本人在线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所有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考生应按规定缴纳考试报名费。

    考生应按报考地址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有关电子信息。

    5、入学考试:

    2015年12月14日-2015年12月28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用期间不能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身份证件参加初试。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初试

    1.初试科目:见招生专业介绍

    其中考试考哪几科中的101思想政治理论、非外国语言学专业的201英语1、204英语2、203日语、202俄语及301数学1、302数学2、303数学3、311教育学基础综合、312心理学基础综合、313历史学基础、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498-法硕联考综合,497-法硕联考综合、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它考试考哪几科均由我校自行命题。

    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满分值各为150分;教育学基础综合、心理学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综合,历史学基础、体育综合的满分值各为3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值为200分。

    2.初试时间:在2015年12月26日、27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3.初试地址:由各市地报名点统一安排。

    4.初试成绩公布方法:初试成绩预计于2016年2月中旬在校园网上公布并可下载,不再单独发成绩公告单。

    复试

    我校将在校园网上公告合格考生复试。

    1.复试科目:外语口语、听力和专业课,专业课复试科目已经列在本简章上,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要加试两门所考试报名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复试形式和内容由各学院依据专业培养需要自行确定。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时间及其它具体事宜请于2月中下旬到研究生院或各学院网站查看。

    3.复试地址:辽宁师范大学。

    考生复试时须持本人学信网在线验证报告、准考证、二代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同等学力考生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6、统考科目大纲请考生到当地书店购买;非统考科目的参考性考试概要见研究生院网站。

    7、我校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地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设有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心理学专业设有与美国迈阿密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植物学、工商管理专业设有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项目具体信息可查询中国辽宁师范大学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关于联合培养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地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双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辽宁师范大学与美国迈阿密大学联合培养心理学专业双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中国辽宁师范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联合培养植物学、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8、欢迎访问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master.lnnu.edu.cn,知道最新资讯,学费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参见2015年。

    9、本简章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最新政策实行。

    邮编:116029

    联系地址:辽宁大连黄河路850号

    联系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侯老师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l:********

    学校代码:10165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伙推荐的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6考研秋天集训、专业课一对1、精品网课、vip1对1、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欢迎各位考生知道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考研梦想帮助 !

    更多201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请查询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专题。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